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
文天祥(1236一1282),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 (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明洪武九年 (1376),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1408)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
过厅内为文天祥生平展,人们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文天祥的浩然正气。
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对着这些,你几乎能想象的出他的伟大与艰难。
院内的这株古枣树,枝干向南倾斜,传说为文天祥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