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江西
>
江西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江西文化古迹景点
龙虎山风景区(5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寺庙
江河湖泊
地质景观
遗址
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
道教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山有“丹霞仙境”之称,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鹰潭龙虎山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渼陂古村(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渼陂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800 余年,村民都姓梁。宋元时期,梁氏按古代宗法制度修建祠堂、制定族规,形成了一套尊祖敬宗,强化族权的宗法制度。到了明朝中期,为适应时局的发展,村民开始从事商贸活动,到清朝时期,他们在附近一带已经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渼陂在建村的时候,虽然没有特定的规划,但由于以宗祠为核心的凝聚力,宗法制度的约束,再加上古时风水学的影响,尽管历经数百年的拆、迁、毁、建循环往复,也并未造成大的波动,全村始终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之中。文陂乡党委书记杨彩霞女士谈起渼陂古村时,总带有浓厚的感情:“渼陂古村,它的地名就叫渼陂,在这个古村里有一条小河叫渼水,而陂就是河岸的意思,也就是说在渼水岸边的一个洲头。
古浮桥
文化古迹
赣州古浮桥以船作桥,古意盎然,走在桥上,略感微微的摇晃之感,颇有生趣。早晨或黄昏,看当地淳朴居民在桥上或赶路,洗衣,钓鱼,充满平和的生活气息,柔和的场景中,场景如诗如画。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江西赣州城区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
观音桥景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观音桥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名人踪迹溢满各处。号称江南醉美古桥的――观音桥,建于公元1014年,桥长19.4米,宽4.8米,是一座用107块花岗石、且每块达一吨多重的花岗石垒起来的石拱桥,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跨在庐山的第二大峡谷――栖贤大峡谷之中。以古、奇、雄、险、秀名杨天下。千年国宝观音桥是我国古代建桥史上的奇迹,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唐代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弟六泉”在观音桥的东边30米处,公元781年陆羽来到庐山,把天下好的泉水依次排定为20个等级,认定这里的泉水清、透、甜、爽品定为天下第六泉,用此泉水泡庐山云雾茶更是上等的绝品好茶。
天宝古村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天宝古村落是江南历史文化名村,天宝之名始于唐,取其地“绿波清浪,物华天宝,驾重洛阳”之意。天宝有1800多年历史,是古宜丰县治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曾以“东西南北门,前后两条街,四十八条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略大“会市”饮誉江南,有“小南京”之称。现保存有明清房屋141栋,其中重点保护的有22栋,古石板路总长7375米,古巷43条,古门楼23个,古井36眼,古桥9座,古牌匾25块,历史标语23条,围径2米以上的各类古树46棵,古城墙一座,长1486米,护城河一条,长1631.6米,1919年建造的培根学校一所。
廉泉
文化古迹
廉泉和夜话亭为赣州市著名的古迹,现位于赣州第一中学校园内。廉泉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北宋绍圣年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惠州。路过赣州时,苏东坡拜访了当时著名的隐士阳孝本,两人很是投机,一同遍访当地名胜,在廉泉水边通宵长谈。苏东坡还赋诗道:“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后来人们在泉边建了夜话亭,在亭中竖了一块高2米多的石碑,上刻“苏阳二公夜话图”。这块石碑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西围景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关西围景区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关西镇境内,是赣南地区典型的客家民居,由关西新围、西昌围、田心围、鹏皋围等八座不同风格的客家围屋构成。关西围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赣南现存客家围屋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主围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围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特色中的典型建筑,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珍贵客家民居建筑,是赣、闽、粤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城堡”。关西围的整体结构像一个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结构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围内共有主房124间。
江西明清古民居博览园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博览园
明清文化园座落于南昌市湾里区梅岭镇著名的国家风景区内,园内有10栋古宅和16栋仿古建筑,其中10古宅分别为:大夫第、荣华第、示介第、远和堂、翰林府、富贵第、化民府、天问府、梅岭书院和国学堂,皆迁自赣中、赣东北,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晚期,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物、无价之宝。10栋古宅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科学价值在当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研究明清文化、明清民俗的意义。她们是赣鄱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江西人的精神家园。其余16栋为仿古建筑。园内还建有音乐馆等配套建筑,作中国古琴展示和创作、研究基地,以此展现梅岭作为中国古音律发源地的悠久历史文化。10栋古宅分别为:大夫第、荣华第、示介第、远和堂、翰林府、富贵第、化民府、天问府、梅岭书院和国学堂;其余部分均为仿古建筑,计16栋,总计为26栋。
滕王阁(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演出
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沿江北路,紧邻赣江之滨。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3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州(今南昌市)时所建,阁以其封号命名。滕王阁初建于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下,下临赣江。但历史上兴废29次,且阁址多变,在1928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烧毁。如今的滕王阁是在1989年10月28日(重阳节)重建后对外开放。今重修的滕王阁为混凝土、钢筋结构,高57.5米,上下共九层,比武汉黄鹤楼高出3.5米,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内有电梯、照明、通水等现代设备,立面看,东西各异,南北相同。而黄鹤楼则四面一样。
三清山(5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是华夏大地一朵风景奇葩。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犹如道教所奉三位天尊(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而得名。三清山被誉为:“世界精品、人类瑰宝、精神玉境”。她以梯云岭、南清园、万寿园、西海岸、玉京峰、阳光海岸、三清宫、玉零观等十大景区引人入胜。三清山全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山上石峰千姿百态,景观类似黄山,又因为毗邻黄山,所以有黄山的姐妹山之称。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众多雄伟景观,让数以万计的游客流连忘返,如遇人间仙境。四季三清山皆美景:春季是三清山绝佳的赏花季节,人间四月芳菲尽,三清杜鹃始盛开;
安义古村(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江西安义是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江西安义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简称"福、禄、寿"三星"道"相连通,各自相距仅一里之遥。三大村落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京台村;罗田村;水南村;三大自然村落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86幢,面积21800余平方米。古建民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饰精美、文化内涵厚重。
浮梁古县衙(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浮梁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距今有1180多年的历史。浮梁古县衙,”之称。现保留有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布局多路,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整个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建筑艺术实为“奇妙”,同时也显示出封建衙门特有的那种官府威严气派。这里已发展为以名胜古迹为特色,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独特旅游区。您若游览至此,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也可以寓教于乐,过把古代知县瘾。“一座县级衙暑,半部清史写照”,置身其中,细细品位,就像在做一趟穿越岁月时空走廊的旅行,顿觉心也怡然,意也怡然。
洪崖丹井(4A)
文化古迹
洪崖丹井景区是梅岭的龙头景区。位于19路公交线终点站,112路公交线必经站。公园内有中国古典音律和舞蹈发源地、古今南昌十大名景--洪崖丹井,晨钟暮鼓、梵音绕梁的翠岩寺,盒景精巧、仙风浩荡的浑圆山庄,庄严肃穆、神光焕发的乐神宫等著名人文胜迹。又有流水声如琴似 的仙乐溪、踏音溪、百乐溪、风景如画的玉笛湖、玉琴湖。景区内还有有惊无险的水上晃桥、水上漂桥、悬崖飞渡、林中秋千、滚筒等娱乐设施。现在景区内长年有歌舞杂技表演为游人助兴。洪崖丹井景区已成为广大游客放飞身心、休闲度假的佳境。
汪山土库(3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国家AAA级景区汪山土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岗,素有“江南豪宅,民间故宫”之称的汪山土库,系典型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官宦豪宅,是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清代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等九兄弟筹资兴建的府第。这座宅院始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至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初具规模,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占地108亩,内有房屋25幢,1443间,大小天井572个。是一座以江南园林建筑、徽派建筑与清朝宫庭建筑相结合的清代建筑。其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建筑艺术堪称江南建筑一绝,无可媲美,实属罕见。
浔阳楼
古建筑
文化古迹
现今浔阳江边,耸立一座古楼,高度21米,面积为1800平方米,外观三层,内里却有四层,整体格局,浑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这就是重建的浔阳楼。它是一座仿宋模式建筑,显得古色古香。原楼是座酒楼,始建于唐,宋朝重修,以后屡经兴废。宋时楼的题书“浔阳楼”三个字传为苏东坡所写,如今匾额三个苏体金字出自赵朴初的笔端。登楼凭窗纵望,江水滔流,烟霞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更有“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之感。
白鹿洞书院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园林
白鹿洞书院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书院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有棂星门、伴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主要建筑。在礼圣殿的石墙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画像石刻。礼圣殿东侧的朱子祠是为纪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后有一石洞,内有一头石雕的白鹿。据《白鹿洞志》记载:“初,鹿洞有名无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府王溱乃辟讲修堂后山,为之筑台于上。知府何岩凿石鹿于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环合似洞而得名;现有的石洞和石鹿,则是明代嘉靖年间修凿的。
锁江楼
古建筑
文化古迹
位于长江之滨,九江市东北隅,傲然屹立,高耸蓝天,潇洒古朴,伟岸气昂,塔影锁江,风雅微妙。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内原有木梯,沿梯盘上,登临顶端,极目环顾,北瞰远山渺黛,南视古城幽雅,仰观蓝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当年悬挂在此对联所云:“百荻波光当岸绕,黄梅山色过江来。”是为浔阳十景之一。此处原系一回龙矶,江岸突起跃出江面30余米,流水至此漩转激湍,常有行船在此处遭难。明万历十三年,九江郡守吴秀等筹集民间款项,汇集高师名匠,修锁江楼和锁江楼宝塔于石矶上,并铸铁牛四条护卫,为的是镇锁蛟龙,消灾免患,永保太平,与配阁、轩组成一体。
石崆寨旅游景区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遗址
江西石崆寨旅游景区位于东江源头——寻乌县留车镇雁洋村,景区距济广高速寻乌南(留车)出口仅15公里,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闽粤赣后花园”。是集时空穿越漂流、现代休闲农业观光、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古山寨历史文化遗址、西游记主题文化休闲区、5D悬索玻璃桥体验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石崆寨长城全长999米,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从入口起烽火台共有268个台阶,第二个烽火台连接石崆寨悬索玻璃桥,雄伟壮丽,宛若一条长龙,横跨山巅,延绵整个山顶,傲然于苍天之下,碧空之中。为保护周边山体生态,在修建过程中所用石材、建材全都是用骡队驼运和人工搬运石崆寨景区动物园拥有猕猴、鸸鹋、袋鼠、鹩哥、凤尾使鸽、鹦鹉、孔雀、天鹅等几十种珍稀动物石崆寨的古山寨巍巍耸立...
瑞金红井(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瑞金红井,是苏区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开挖的,它是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沙洲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1933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并破土动工,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在开挖水井,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泉涌而起,井终于挖好了,并用卵石砌成,此后,其它沙洲坝村的村民也纷纷开挖水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1950年,瑞金人民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
源头古村(5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风景区座落在婺源县赋春镇源头村。据《吴氏宗谱》记载,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休宁县查山吴伏阳云游到此,有感此地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土地肥沃,仿佛看到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所描述的梦里老家,便决定举家迁移,在此定居,取名-------源头。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景区,空气好、环境好、生态好,保存着大片的阔叶林和竹林。源头也可以说是一个浓缩版的婺源,这里有金黄的油菜花田、婺源村落特有的水口、秀水环绕的小桥流水人家、文化底蕴深厚的探源书屋、古朴典雅的窥月茶楼和如天然氧吧一样的龙泉溪谷等,溶人文与自然于一身,其中一棵红豆杉王更是树龄近两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
梅岭紫清山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瀑布
紫清山景区位于洪崖丹井西侧山麓之中,景区内巨石叠垒,相互搁架,洞内有洞,洞悬小溪,飞瀑座帘,潭水碧幽,泉水清冽,苍松白云,处处索藤,形成了它清幽险峻绝妙的自然风光,登高而望,群山远景,田园溪谷,山埠平林,都邑庐舍,江河轮廓,皆在视野之中,令人心旷神怡。东晋文学家郭璞与许逊同游西山时,在他游仙诗中有“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的连句,其中“浮丘袖”指的就是紫清山上的仰面释迦牟尼睡佛。道“云岌七签”称梅岭为“第十二洞天”“二十福地”足见当时梅岭道教之盛行,而原景区内的紫清宫为梅岭“七大公观”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西山玉隆万寿宫,自西汉末年以来,有郭璞、许逊、欧阳修、曾巩、黄庭坚、岳飞、刘延等名人先后来此游览赋诗,又有唐朝高士张氲元末明初陈友谅,清朝阁老徐惠元等来此修身隐居,留下了许多传说。
理坑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
槠溪老街
古街
文化古迹
槠溪老街是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老街将很多濒临毁坏的一些古建又重新的恢复了新生,复建了百余栋徽派建筑,这里每栋独立全是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别致,热闹繁华,显示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别有情趣。老街看点:你可以在老街的石板路上闲逛一天,槠溪老街的鲁班巷,这条巷子具有典型的古徽州艺术风韵,建筑上包含了徽派古建的砖雕木雕石雕的各类展现,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古徽州风土人情。鲁班巷汇聚了上饶及江西的各类民间匠人大师,有瓷板画、根雕、上饶石、竹艺、铜艺等等的特色产品售卖,还有荣获具有国家非物质文化称誉的油纸伞、连四纸的制作品展示,更有匠人的现场手工艺展示。
洪村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洪村位于清华镇,村庄坐落在一个狭窄而曲折的山谷里,一条小溪傍村而过,跨溪建有三座石桥。村中有光裕堂、三书堂等宗族建筑,“茶规”、“养生河”、“永禁赌博”等碑刻是宗族制度的见证。村中古代盛产“松萝茶”,村人养生有道,高寿者为数不少,故有“长寿古里”之称。令人称奇的是,在如此偏僻的山村里,居然有“四世大夫”之家,足见婺源书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确是名不虚传。
婺源瑶湾景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瑶湾就坐落在考水村两里外的山坳中,那里群山围绕,溪水长流,这里有酿酒坊、小手工、制茶、小吃、私塾……构建成明经祖辈们曾经的生存方式和繁衍生息的印迹!由进士第、文昌阁、郡马楼,清一色官邸人家;及宗祠古院、琴房书院、舞榭歌台……影射出考水千年的大唐遗风、沧桑风貌。一处处民俗景观,水碓、油榨、亭阁、牌坊、廊桥、福堤、瀑布、古戏台、念恩堂……把考川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以各种建筑载体进行多样化演绎。瑶湾与思溪延村一山之隔,一条千年驿道贯穿着沿途的古村落、三望源峡谷等坐拥婺源旅游东线,距婺源县城距离39公里,江湾高速出口距离仅9公里。距离景德镇机场、黄山机场均约为80公里。从201省道进入篁岭道路全面拓宽,从岭脚至岭头缆车已开通。一向因交通不便而藏隐深山的篁岭古村已向游客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赣州文庙
寺庙
文化古迹
赣州文庙位于赣州市厚往路东段,清乾隆元年(1736)年,知县张照乘将县学迁于此,因县学又为祭孔之场所,故又称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均保存完好。
黄庭坚故里
文化古迹
华夏进士村,仅在宋朝一代就走出了48位进士,可谓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放在古代这就是被文曲星眷顾的宝地。其中杰出者当属黄庭坚,黄庭坚不仅艺术造诣登峰造极,还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孝廉精神备受后世推崇,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全能型文化巨匠。不仅有璀璨的的人文历史,自然风物也是独具佳境,有高峰书院、山谷园、进士墓群、明月湾、卧坡石、仙人垂钓台、笔架山、上天梯、印月亭、千岁桥等景观。
二苏大景区(5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二苏大景区在城西北1.5公里的沙洲坝境内,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己建造的大型房屋。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流坑古村(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地区乐安县西南部,总面积3.61平方公里,全村820户,4290人,大都为董姓家族。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942年),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有宋以来,全村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3名,举人78人。
毛泽东化险地景区(4A)
文化古迹
毛泽东化险地景区位于铜鼓县排埠镇月形湾,占地面积400亩;包裹主席铜像广场,吴家祠,化险地专题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实践专题馆、龙溪瀑布、毛泽东脱险处、,祈福亭,揽月亭等景点。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十大红色旅游景区”。2016年与秋收起义纪念馆,萧家祠共同申报并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绳金塔(3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园904~907年)。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之而得名。
八境台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八镜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沪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
水口塔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宁都水口塔始建于明万历壬辰年(公元1592年)。水口塔七层,高39米,典型的八卦图案。清乾隆二十六年飓风折顶,清乾隆四十三年修整。1996年重修。塔内铸有真武大帝神像,意在塔有真武大帝镇守,保风调雨顺、太平昌盛、荫福万家,有风水宝塔之美誉。
曾巩读书岩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位于南丰县琴城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曾巩,江西南丰人,幼年攻读于“读书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池边石碑上刻着朱熹“墨池”手迹。读书岩前景色秀丽、状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盱水西来,倒影如画,美不胜收。1983年值曾巩逝世900周年,在读书岩旁兴建曾巩纪念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及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以年谱顺序介绍曾巩一生性情耿介、清廉刚正。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为纪念这位唐宋八大家人,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书写“读书岩”金饰横匾悬挂于正中。
仰山书院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该院为南宋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讲学过的崇正书院遗址。书院右侧“先儒祠”是清代生员祭祀乡贤象山先生之所,现书院建筑面积1078平方米,构架保存完整,是江西省省级保护文物、县文博所办公之处。陆象山,名九渊,字子静,南宋金溪青田人,是与朱嘉双峰并峙的理学大师、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现经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仰山书院成立了“陆九渊纪念馆”,长期展出陆九渊生平图片,收藏了各种版本的《象山全集》和各地吟咏象山的诗、词、楹联等。
疏山寺
寺庙
文化古迹
疏山寺古刹位于抚河右侧,距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四公里。寺周五峰错落,风景优美,寺前平川五百余亩。青山似黛,绿水长流;疏山八景,如诗如画,真乃人间仙境。疏山寺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大修于1981年。唐中和三年,抚州刺史危全讽上表朝廷拨银筹款,同年唐禧宗御笔亲书“敕建”二字,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门前。及成,十方信士云集,僧众千名,佛像三千。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本寺几经仓桑。明洪武二十八年钦命北京龙虎寺道性禅师来寺为主持;清初,朝廷又派杭州云隐戒显大法师为本寺方丈。本寺名扬于海内外,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诗篇,唐禧宗、宋太宗、宋真宗书写了御扁;王安石、曾巩、汤显祖、晏殊父子、陆游、陆象山等...
福寿沟
文化古迹
赣州市的福寿沟和赣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是古代赣州城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千百年来,在改善赣州百姓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福寿沟是赣州市城区排水系统的总称。尤指宋代形成的排水干道网络的福沟和寿沟,它是赣州古代城市建设中的四大工程(城墙、街道、福寿沟、浮桥)之一。福寿沟中的大部分干道至今仍在使用。主沟完成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一些支沟,形成了古代赣州城内“旁支横络”、“纵横行曲,条贯井然”,主次分明、排蓄结合的排水网络。对改善城区环境卫生、居住条件起了重要作用。宋代的福寿沟为矩形断面,砖石结构,断面尺寸很大,“广二三尺、深五六尺,以砖,复以石”,这是它的另一个特点。
抚州天主教堂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宗教
位于临川市文昌桥东的灵山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于民国7年(1918年),是全国第三大天主教堂,歌特式建筑,整个教堂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9平方米,教堂长62米,宽34米,高30米,前后共有六座塔楼,正面为钟楼,整个建筑用青砖,红石,白麻石经过精工砌筑而成,教堂内部有58根红色科林斯柱,粗壮挺拔,空顶离地面15.3米,拱顶骨架筋从其顶部散射而出,犹如空顶覆盖整个空间部位.教堂中央的神台上,悬挂着约瑟,耶酥,圣母玛利亚三座雕像,教堂四壁墙画为14200块红,蓝,紫色异型玻璃花窗13.5米.抗日时期遭日军飞机轰炸,1985年,国务院宗教事物局拨专款修缮,1987年竣工,恢复原貌
抚州仙洞古寺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江河湖泊
地质景观
瀑布
抚州仙洞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城西郊,有一座傲视群山、兀地而起的仙岩山,紫色山体横耸东西,远看宛如长虹卧坡,近观好似蛟龙腾飞。在美丽的仙岩山西端,有一个由丹霞地貌所形成的神奇山洞,洞口宽约6米,外高3米,内高20多米,洞深40多米。洞内有一个冬暖夏凉的百米大厅,能容纳上千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