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旅游
首页 > 专题 > 北京 > 北京5A级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北京5A级文化古迹景点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5A)文化古迹古建筑世界遗产
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全周影院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八达岭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
颐和园
颐和园(5A)世界遗产公园园林文化古迹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颐和园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故宫
故宫(5A)世界遗产博物馆古建筑展馆庙会文化古迹活动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现在指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整体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
恭王府
恭王府(5A)古建筑文化古迹
恭王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位于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历经了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凡七代皇帝的统治,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
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5A)文化古迹公园古建筑世界遗产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
圆明园
圆明园(5A)公园园林庙会文化古迹活动遗址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5A)世界遗产文化古迹陵墓陵园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寝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5A)世界遗产古建筑文化古迹
慕田峪长城位于怀柔区境内,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的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为万里长城之罕见。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春季,群芳射蕊,争奇斗艳;夏季,满山青翠,流水潺潺;秋季,果实累累,红叶满山;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慕田峪长城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世界文化遗产—长陵
世界文化遗产—长陵(5A)文化古迹古建筑陵墓陵园世界遗产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神道祾恩殿祾恩殿内可见殿内明太宗(成祖)朱棣铜像及介绍明太宗(成祖)朱棣的展览。还可以看到殿内粗壮的楠木大柱,这种祾恩殿为明朝永乐年间原构。登明楼登上明楼,整个景区就都在你脚下了,你可以将景区全貌尽收眼底。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神路
神路(5A)古建筑文化古迹
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详情》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昭陵
昭陵(5A)文化古迹古建筑陵墓陵园世界遗产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详情》
十三陵总神道
十三陵总神道(5A)文化古迹古建筑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始建于明正统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现除桥涵建筑已残坏外,其他墓仪设施保存较好。1989年至1995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神道先后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保护性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  神路是长陵的附属建筑,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起点是石牌坊,中经大红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凤门,过五孔桥,七孔桥,直达长陵陵门之下,其它各陵的神道则从这条神道分出,因而又称总神道。神道是进入陵区的甬道,在明十三陵的南端。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古建筑展馆玩乐博物馆江河湖泊生活休闲寺庙儿童乐园农家度假地质景观主题乐园户外拓展峡谷遗址森林公园主题公园森林瀑布水上玩乐庄园生态园度假村公园展览馆佛教体验馆世界遗产宗教游乐场漂流雕像古镇采摘酒庄陶艺动物园骑马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