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北京
>
北京寺庙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北京寺庙景点
什刹海(4A)
古建筑
城市观光
寺庙
文化古迹
江河湖泊
自然风光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它分为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十几处。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 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依托胡同和四合院,什刹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大阅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动仍然在什刹海地区大量存在。“胡同游”即活跃在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
香山公园(4A)
佛教
公园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森林公园
北京的香山又叫静宜园,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顶峰香炉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香山之名源于佛教经典。据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即父城)近处有座香山,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香山之名也随之传入。所以,中国以观音为主祀的佛教寺庙大都名为香山寺。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香山寺曾为京西寺庙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皇家在香山公园大兴土木,殿宇廊轩,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后筑围墙,乾隆皇帝赐名“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
八大处公园(4A)
公园
古建筑
寺庙
庙会
文化古迹
活动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方园三百三十二公顷,是建国后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公园内有八座古寺(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而得名,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灵光寺辽招仙塔中曾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建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八大处公园三山环抱,形成了特有的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得益于这种特有的小气候,八大处的自然风景绮丽动人,四季风景如画。八大处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闻名遐迩,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
潭柘寺(4A)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挡住了从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一个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自然环景极为优美。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戒台寺(4A)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麓,距京城35公里,离区政府11公里,西靠极乐峰,南倚六国岭,北对石龙山,东眺北京城。夙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海拔300多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寺院坐西朝东,建筑高峻宏伟,景色绮丽。戒台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坛建于辽代咸雍五年,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的戒坛共称为“全国三大戒坛”而北京戒坛寺的戒坛规模又居三坐戒坛之首。
银山塔林(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遗址
银山塔林引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金以东佛教圣地,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区北部,原名“铁壁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据说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所以在动乱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难。银山塔林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银山塔林景区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还以众多古塔著称。
云居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佛教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特色的大宝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1997年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AAAA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双认证。
大觉寺
寺庙
文化古迹
大觉寺,又称大觉禅寺,西山大觉寺,是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旸台山)南麓的一座千年古刹,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大觉寺始建于辽代,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此外,还有大量的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树。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1997年,在大觉寺院中成立了明慧茶院,在大觉寺的在憩云轩、四宜堂和院内南北厢房和耳房中设茶室,戒堂改建为绍兴菜馆,僧房改为客房,还有豪华套房。
详情》
冶仙塔(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这是密云外八景之一,仙灯之光,似乎要长明万代,引起人们有所期待。想当年冶塔一定在夜晚之中显得特别明亮,晚居之人,所被夺走目光的一定就是它了。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详情》
圣莲山(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寺庙
地质公园
森林
道教
圣莲山 (圣米石塘莲花山)位于北京西南(距北京市区约90公里),房山区西北的群山峻岭之中,海拔930米,是道教的聚集之地。圣莲山山势陡峭,巍峨俊秀,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涧峰高崖陡,绝壁森森‘山上流云雾海,变化无穷‘丛林茂盛,古树参天,庙观亭阁掩映于浓荫崔盖之间,山间路径有秀的特色,舒展与骑缝古刹之间,而且还集中展示了雄、险、奥、绝、秀的特点,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誉。圣莲山峰恋杰出,翠微诸峰,拱揖相属。加之具有神秘色彩的圣水和圣米,优异的植被,被誉为“京都第一奇山”。观光索道莲花山索道上下高差298米,不仅是通往南、北庙和老爷庙的捷径,也是赏景的好地方。南庙南庙始建于1404年。南庙原本属于佛教,清顺治十年改为道教,游人可在游览过程中了解佛道合一的历程。北庙北庙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一座比较完整的道教名观。它由主庙蟠桃宫和圣母宫、斗母宫组成,合称三宫。
白塔寺
佛教
宗教
寺庙
文化古迹
白塔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其刹顶造型亦为中国目前所独有。白塔高51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三层方形的须弥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塔身是覆钵式的,像僧人化缘的碗倒扣过来的样子,塔身有13个项圈,天盘直径近10米,高2米,天盘顶上亦为一个小喇嘛塔,这些都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独有的。大殿中心摆放了白塔模型,并展出了镇塔之宝。巍峨白塔寺白塔寺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巨大的藏式白塔,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
详情》
灵慧山(3A)
自然风光
寺庙
江河湖泊
玩乐
生态园
度假村
灵慧山景区位于怀柔城区西北5公里处,红螺山西麓甘涧峪村,距北京城区50公里。在总面积10余平方公里的景区内,自然生态良好,林木覆盖率达 82%。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泉水潺潺、水质甘甜,大量的泉水,茂密的植被使得土地含水量增大,形成了北京地区少见的典型湿地。灵慧山景区的气温较之市区低4—5度,游人或行走山林、或树下小憩,观赏140余种荷花以及在北京地区独有的千米野生百合,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秋季,累累果实遍布山野,白枣子、玻璃树等阔叶树种由绿变红,苍松翠柏掩映其中。登高远望,群山环抱中,红绿相间,苍松翠柏衬托得玻璃树更加火红、红叶又使松柏显得格外翠绿,形成灵慧山独特的红叶景观,为京城平添了一处赏红的理性去处;
详情》
圣泉山
佛教
宗教
寺庙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圣泉山是天然的佛教圣地,也是怀柔一处佛教文化场所,有观音寺佛教文化苑、钟鼓楼、灵骨塔等禅修之所,核心景观为圣泉山观音寺,寺庙周围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众多人文遗迹中,目前还存在许多无从破解的神异的谜团。北京的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有一处人间福地、佛教胜境,这里山雄健、峰巍峨、树滴翠、水缠绵、寺沧桑、境悠然,这就是圣泉山旅游风景区。自古以来,无数到访者揣摩猜测,见仁见智,在民间酝酿成众多神奇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口口相传,使圣泉山观音寺名声远播。信仰者、猎奇者、访圣者络绎不绝而来,各有心得而去,使圣泉山观音寺地处深山不萧条,远离人境却香火旺盛。
详情》
阳台山(3A)
自然风光
公园
山川
寺庙
森林
矿泉
阳台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金代章宗时期,享有盛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中的金水院(金山寺)、香水院(法云寺)、清水院(大觉寺)都在阳台山一带。金山寺古刹,始建年代不详,金代“金水院”既建于此。金山寺素以“三绝”闻名,公孙树既银杏,俗称白果,是我国著名的植物活化石。第二绝为金山泉,因寺后山峰名金山而得名,金山泉是北京西山名泉之一,泉水清凉绵甜,沁心脾。第三绝为玉清殿的关帝爷,关公塑像体形敦实,目光严峻,双手抱笏,仪态矜持,龛上回龙凤舞,可惜现已荡然无存。金山翠碧幽谷,背倚青山,以林、泉、寺著名,是人们休闲渡假的好地方。
智化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佛教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是一座佛教禅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是大太监王振“舍私宅”并亲自主持修建的。整座寺庙规模不大,但特色显著,小巧玲珑,庄严华贵。庄重典雅的黑琉璃瓦顶建筑,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画,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以及传承不断的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如来殿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殿为上下两层,四面墙壁上除有门窗地方饰满佛龛,龛内置小漆金佛造像,相传有九千余尊,因此又得名万佛阁。转轮藏智化寺藏殿内的转轮藏,年代早、雕刻精美、线条粗犷而有力。京音乐这里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它采用的是中国民乐的工尺谱,其谱稿是由明代宦官私自带出宫廷的,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详情》
万寿寺
公园
古建筑
园林
寺庙
文化古迹
万寿寺在海淀区苏州街广源问西侧,北靠中国大剧院,东临紫竹院公园。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该寺经过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有“京西小故宫”之誉。万寿寺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5万余件,主要包括历代书法、绘画、碑贴、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官窑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祈福圣地乾隆曾三次在寺中为其母祝寿。
北京慈善寺
古建筑
寺庙
文化古迹
慈善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天泰山,有24处殿堂,100多间房舍,是道释合一的古寺庙,为旧日京城百姓进香求子求福、许愿还愿的地方。因其环境秀美、幽静,爱国将领冯玉祥曾三次隐居慈善寺。慈善寺主要包括正院、东跨院两大部分。正院殿堂三进;前有韦驮殿,二进正殿大悲坛,三进后殿藏经阁。韦驮殿很有趣。在别的寺院,韦驮殿一般供奉弥勒佛、四大金刚。可在这里就不同了,这里是关羽、韦驮共处一殿,弥勒佛则请到寺外,另建一座弥勒佛殿。大悲坛是昔日供奉千手千眼佛的地方。藏经阁又称魔王殿,每年3月18开殿一次。大殿五间二层。一层塑有魔王坐像,高1.9米,身穿黄袍,面向东南;
详情》
北京东岳庙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博物馆
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如今,于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占地约71亩,有房屋近400间,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在布局上,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琉璃牌坊、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门、岱宗宝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形成了六进院落。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钟寺(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大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原名觉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寺内珍藏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而得名。大钟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另外还有六座配庑分布在两侧。大钟楼是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个钟楼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轻击大钟时,方圆百余里均可听到纯厚、古雅的钟声,余音可持续3分钟之久。大钟楼内高悬的永乐大钟,是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下令铸造的,距今已有560年的历史。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寺庙
文化古迹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清真法源寺在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清康熙初年重修。正门外有影壁1座。正门1间,横额上书“开天古教”。正门两旁各开1门。二门为一座重檐建筑,二门外北为洗浴室,南为客房。二门内有讲堂、大殿(顶部起一小亭)、窑殿、邦克楼。现为德外清真寺。
五塔寺
文化古迹
展馆
寺庙
博物馆
五塔寺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真觉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修,为避讳,更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塔,故俗称五塔寺。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献图样建成金刚宝座塔。八国联军侵华,寺院荡然无存,唯塔幸存。这种类型的塔,现全国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黄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莲寺;一在河北正定广惠寺。金刚宝座塔由宝座和石塔两部分组成。宝座为7.7米的高台,系砖和白玉砌成,分6层,逐层由下而上收进0.5米,外观庄重,其上5层;
详情》
西黄寺博物馆
寺庙
文化古迹
西黄寺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苍松,佛塔嵯峨,气势非凡。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文化古迹
山川
寺庙
纪念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五塔寺村24号,是第一座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是以原五塔寺塔为中心建设的,筹建于1982年,在1987年正式成立。馆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该馆是修建在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所建的真觉寺遗址之上。真觉寺俗称五塔寺,是明代永乐皇帝因得到一位印度佛教徒贡献的五尊金佛及金刚宝座塔图样而敕令所建。金刚宝座塔依图样修建,塔身嵌满精雕细琢的石刻,内容非常丰富,共有五方佛坐像1561尊,还有菩萨、天王、罗汉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骑,狮子、孔雀、金翅鸟、象、马等动物造型。清末寺内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仅存金刚宝座,以后人们便只称这里为五塔寺。馆内以金刚宝座为中心,在其东、北、西三面按石刻内容分类,设8个陈列区,成为"众星拜月"的陈列形式。
妙峰山(3A)
自然风光
山川
寺庙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而闻名。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有日出、晚霞、雾凇、山市等时令景观,有戴“华北一绝”桂冠的千亩玫瑰花。久负盛名的妙峰山束建惠济祠始建于明代,三座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一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释、道、儒、民间等各路神灵。明清时期,北京的民众都以能上妙峰山朝顶进香为幸事。妙峰山传统庙会始于明崇祯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善男信女、几百挡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献艺酬山,施粥布茶,场面之壮观,信众之虔诚实属罕见。
十渡乐佛山风景区(4A)
自然风光
寺庙
瀑布
森林
乐佛山是十渡风景区中的一座奇山,因山形酷似一座大佛而得名。景区以山、石、泉、柏、瀑称绝;以雄、奇、幽、险、秀取胜,著名的同圆藻化石是景区的镇宅之宝,它生于十三亿年前的混沌世界,几经地壳演变而形成化石,落户在这里。此化石分雌雄两块分别在景区的一首一尾,堪称景区一绝。另外,这里的长寿仙泉,峭壁奇柏、青橝劈石、飞龙瀑布、骆驼峰、童子山、斜塔峰、山核桃林等自然景观,都能令游客拍手叫绝,叹为观止。说起乐佛山,就不得不说乐佛寺。乐佛寺是因乐佛而得名。起初的乐佛寺很小,且因战乱而失踪。新千年之后,河南农民企业家张松洲兄弟筹资开发乐佛山景区,重修乐佛寺。
朝阳寺
寺庙
朝阳寺原称太神庙,位于千家店镇千家店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佛道合一的寺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庙门前建有戏楼,戏楼的东南角是灵官殿,西边是水奶奶庙。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最前面的院落是钟鼓楼和僧侣住所。第二进院落主要是娘娘殿,东西为阎王殿,东侧院落内是五仙殿。第三进院落主殿中供 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十八罗汉。东房是药王殿,里面供奉着孙思邈、扁鹊、华佗等十名神医。西面是火神庙,供奉着南方火德星君。南边是韦驮菩萨。朝阳寺现为百里山水画廊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九月初九,都要举行隆重的民俗庙会活动。
详情》
三庙一塔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通州“三庙一塔”景区在通州旧城北部区域大成街北侧(原为北京花丝镶嵌厂址),占地约12000平方米。“三庙一塔”分别指的是: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及燃灯佛舍利塔。儒、佛、道三教在这里互为紧邻而又相互独立,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与佛教的佑胜教寺(亦俗称塔庵)、道教的紫清宫(亦俗称红孩儿庙)这三座独立存在的庙宇,近距离成“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围墙之侧,而在佑胜教寺西侧耸立着燃灯佛舍利塔,因而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今人概括简称之为“三教庙”。和谐共存了400余年的“三教庙”中各供其教的祖师爷,文庙祀孔子、佛寺奉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道观供老子。
潭柘传统名砚博物馆
寺庙
博物馆
云居寺石经博物馆
寺庙
博物馆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特色的大宝库。以埋藏有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稀世瑰宝、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著称于世。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1997年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同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京郊环境建设示范景区”和“北京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AAAA景区,同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双认证。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