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旅游
首页 > 专题 > 贵州 > 贵州古建筑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贵州古建筑景点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4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民俗风情园苗寨
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西江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西江千户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吊脚楼极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也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千户灯夜景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就亮起了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西江千户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现那牛头的形状。苗寨歌舞苗族古歌演唱,演唱者全是寨中的老人,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遇到特别活动或是有重要人物出现,还是能够看到掌坳的铜鼓舞、方祥的高排芦笙、反排的木鼓舞等。
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5A)古建筑古镇城市观光寺庙教堂文化古迹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2013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小镇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4A)自然风光古建筑古镇演出民俗风情园
肇兴侗寨位于黎平县南面,距县城41公里,座落于一个东西走向的狭长谷地。人口860多户,3800多人,全为侗族。寨内有5座鼓楼、5个戏台、5座花桥、3座萨坛,2条小溪横贯寨中。肇兴侗寨始建于宋朝(960-1279年),原名“肇洞”。居民有赢、满、万、白、马等12个家族,即12个“斗”,组合成仁、义、礼、智、信5个“团”。所有居民都有内外两个姓:内姓,为各家族成员原有的姓;外姓,为大家在社会生活中共同使用的姓,即陆姓。“斗”以血缘为纽带,“斗”内不能通婚。“团”则以地缘为基础,“团”内各“斗”间可以通婚。数百年来,肇兴人民创造了独特的鼓楼文化、大歌文化、款约文化和“萨文化”。
土城古镇
土城古镇(4A)文化古迹古建筑遗址古镇
土城是中国长江上游赤水河边的一座小镇,因红色历史闻名中外。至今,这里保留着1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40余处重要遗址、长征文化旧址,分布著四渡赤水纪念馆群、汉代遗址博物馆群、明清商埠文化馆群、酒文化博物馆群等6大馆群共计16个纪念展览馆。青杠坡上硝烟浓,激战正酣!青杠坡战斗使红军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敌人的企图和当前紧迫的形势,毛主席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决定西渡赤水河。青杠坡烈士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当年战场的中心,挺拔、雄壮,一如当年战争中高扬的军旗,向革命奉献青春和生命的英魂致敬!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镇远青龙洞
镇远青龙洞(3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江河湖泊宗教
青龙洞古建筑群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
中国苗王城
中国苗王城(4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苗寨
苗王城,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至嘉靖年间经苗王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长期经营逐步成为腊尔山区南长城外围的“王者之城”。苗王城地处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距铜仁机场十公里;距铜仁火车站25公里,距主景区凤凰古城39公里。王城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为东城和西城。原有城墙2000余米,顶宽四尺,底宽六尺,高九尺。有4个城门,城内有11条巷道,巷道内有11道寨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歪门邪道”的建筑风格等等不仅具有一定的战争防御能力,而且体现了较高的建筑水平。是湘、黔、渝边界上至今保存较好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建筑为一体的苗疆古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丙安古镇
丙安古镇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
丙安古镇距赤水市区2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原始生态完整,周边森林覆盖率达92.5%。古镇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山而建木质悬空吊脚楼,历经百年风霜,仍然稳如磐石。相传丙安原为“炳滩”,后因时常发生火灾,人们认为可能“炳”字与“火”有关,于是改“火”为“水”,以“水”克“火”,此后果真少有火灾。但“氵丙”字从“水”有遭水灾之疑,后人干脆去“水”改为“丙滩”。“丙安”的由来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的大、小险滩恶水,使商船能安全行驶而取的,仅这地名的由来,便告诉你古镇故事之多。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场镇,是商贾云集的重要场所,场上客栈、饭馆、茶馆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
安顺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区
安顺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区自然风光古建筑古镇
屯堡景区(云峰)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18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11平方公里的清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即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适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云峰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贵州宣慰府
贵州宣慰府古建筑文化古迹
清康熙三年(1665),平西王吴三桂“平南蛮”“剿水西”,奢香墓及附属建筑毁于兵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纪念奢香夫人,弘扬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1981年又作了简易修葺,1982年贵州人民政府重新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贵州省文化厅、毕节地区行署、地区民委和大方县人民政府共商出资,将墓再次修葺,1988年国务院将奢香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整个建筑规模参照《明史》所记载的正三品规模,结合彝族古代上层人物墓的特点、风格,墓为围石土封,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84米,采取须弥座式,分九盘围石安砌,每盘用三十六块精料白石砌成(为九的四倍),第六圆围系九板九柱高浮雕,柱上为古代彝族图案花纹,板上为九龙九虎变形图,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大明边城
大明边城(4A)古建筑文化古迹
国家AAAA级大型历史文化景区——大明边城坐落于贵州省铜仁市东郊,于水晶阁沿锦江右岸展开,占地3000于亩。被评为“贵州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之一、“武陵山文化产业园”、“贵州省文明景区示范点”、“贵州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等多项好评。大明边城景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明朝历史主题景区之一,中国最大的穿越明朝600年历史文化景区之一,中国最大的仿明代古建筑景区之一。大明边城景区在原有锦江古渔村遗址上保护性开发,重现600年前大明王朝时期的市井繁华,大明边城景区恰到好处的把明朝文化融入景区每个点。每当游客进入景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一样穿越到大明王朝,黔疆雄关今犹在,金戈铁马,沙场点兵;
高荡千年布依古寨文化旅游景区
高荡千年布依古寨文化旅游景区(4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古建筑古镇民俗风情园
高荡千年布依古寨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位于镇宁县城西南5.5公里处,海拔1186.20米,气候凉爽、四季分明。因寨子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布依语称“瓮座”; 该村四面环山,一寨端坐,北向靠山有两处水荡,山高水高,故称“高荡”,村寨故此得名。古寨现遗存古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距今200-600年不等,均为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也是目前保存颇为完好的布依族村寨之一。
净心谷
净心谷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江河湖泊瀑布宗教
贵州净心谷旅游区一期投资33.6亿元,将打造以“净心”为开发理念,以“儒、释、道”三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题,以高山优越的小气候环境,传统的古建筑文化风格,生态养生养老为载体的国家AAAA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贵州净心谷旅游区二期将打造成为贵州省“中国国家公园”。净心谷景区按A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景区的特色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美妙展现,您会感受到震撼与好奇,如同进入仙境般的世外桃源。一期建设工程在2017年9月20日完成后,将展现给游客4大景点区域:净心文化广场、大观园、儒学文化园、水司府堂,其中:净心文化广场是由民族文化墙、点将台、德胜碑、九门牌楼组成;
瑶山古寨旅游区
瑶山古寨旅游区(3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古镇民俗风情园
瑶山瑶寨位于美丽的荔波,保存着瑶族传统的建筑风格。粮仓呈圆柱形锥顶,盖以茅草,尖顶捆扎装饰成宝胡芦形,下是储粮的圆形仓库,四周用竹篾编成一个大的圆柱体,直径约2米,高约2.5米,形如大囤箩。圆仓开有一小门。凡收获的粮食,晒干后全都放进圆仓里去。圆仓的底部用四根木柱等距支起,底部用木板镶拼严实。圆仓离地面2米,仓下空旷通风,可使圆仓内粮食不致郁热受潮霉变。在圆仓底部木板与托起圆仓的木柱的交接地方,每柱各用一个外表十分光滑,高约35公分、直径约30公分的彩釉陶罐倒扣在柱顶部,有的用4块光滑、平薄、边长在2尺左右的四方石板代替,主要是用于防止狡猾的老鼠沿着木柱攀爬进圆仓。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古建筑展馆玩乐博物馆江河湖泊生活休闲寺庙儿童乐园农家度假地质景观主题乐园户外拓展峡谷遗址森林公园主题公园森林瀑布水上玩乐庄园生态园度假村公园展览馆佛教体验馆世界遗产宗教游乐场漂流雕像古镇采摘酒庄陶艺动物园骑马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