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陕西
>
陕西3A级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陕西3A级文化古迹景点
大唐秦王陵(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展馆
博物馆
陵墓陵园
大唐秦王陵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坡公园顶端,距宝鸡火车站仅3.5公里。内有唐末秦王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合葬王陵寝,全国罕见的帝后地下宫殿两座,系我国惟一开掘的一座唐代合葬王陵,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王陵原占地面积200多亩,现开发面积80余亩,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和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有按皇帝出行宫廷仪仗排列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在两座分别长120米、深20米的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的地下飞檐古建端楼,此端楼保存完整,气势恢宏,为全国之惟一,为世界之罕有;
仓颉庙(3A)
寺庙
文化古迹
仓颉庙,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北屏黄龙山,南临洛河水,占地17亩,庙的创建年代详,据《仓颉庙碑》记载,在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存为一组以元、明、清风格为主的建筑,坐北向南,四周土墙环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分别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在主体建筑的两侧又分布着东、西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庙内现存古碑18通,其中的《仓颉庙碑》、《广武将军碑》、《时大宋苍公碑》等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实物。《仓颉庙碑》为汉代名碑,1975年迁置西安碑林。《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文书法流畅,高浑飘逸,被誉为“绝品”,极为罕见。于佑任在1933年看到碑拓,惊喜异常,写下“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的诗句,并题写“文化之祖”四字,刻成大匾,悬挂于仓颉庙中。
福山景区(3A)
古建筑
宗教
山川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整座山就像一只翘尾东行的大蝎子趴在沟壑中,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蝎子山”,民间有“聚宝盆、福寿山,蝎子趴在盆中间”之说。2001年航拍洽川景区时,从没来过洽川的拍摄人员开始还担心在空中找不准福山,可是飞到这里,一眼就看到一只祥云缭绕、活灵活现的大蝎子,他们马上认准了这就是福山。福山让人称道的,不仅是它独特的造型,关键在于它的“三教合一,和睦相处”。在这座山上,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还有儒教的孔子,这种奇特的现象在我国十分罕见。福山上有一组精美的古建筑群,紧凑玲珑,错落有致,穿行其中,步移景换,回味无穷。
唐昭陵(3A)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西距西安市70公里,咸阳市3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昭陵博物馆内景昭陵陵园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黄陵万安禅院石窟(3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石窟
万安禅院石窟景区,又名千佛洞、万佛寺,位于距黄陵县城以西47公里的双龙镇峪村。黄陵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塬,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端,东靠洛川县,南连宜君县,西与甘肃省正宁县接壤,北与富县毗邻,素有“陕北南大门”之称,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和陕西省经济开发的战略要地之一。万安禅院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万安禅院景区成功申请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千佛石窟、药王洞、祖师庙、娘娘庙、财神庙、龙王庙、轮回谷等景点。禅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开元年间。汉传佛教在中国发展出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
炎帝陵(3A)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炎帝陵分为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3部分。陵前区从姜城堡地区至天台山入口的蒙峪建有多处古式牌坊,上书"炎帝故里"、"神农之乡"、"神农门"、"人杰地灵"等。进入山门,即进入祭祀区,沿百米台阶而上,来到陵台,陵台处为山门,门外竖立一块石碑,上刻"常羊山"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的手迹。登上山顶,便到了仰首亭,亭内和亭旁各有一块清代碑石,碑上刻有"常养育炎"和"山海镇 ",其中后者为清嘉庆三年重修城池的遗石。炎帝庙,大殿面阔5间,左右两边的对联为书法家茹桂所书"创始定有人千载歧黄崇炎帝,流传安天据八方稼穑念神农",表达了对炎帝的崇敬之情。
留坝县张良庙(3A)
古建筑
寺庙
故居
文化古迹
遗址
张良庙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称“张良庙”。
大汉上林苑(3A)
文化古迹
森林
自然风光
遗址
大汉上林苑(杜陵)文化生态景区(国家AAA级)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雁翔路南端“万亩都市森林”核心区域,占地1200余亩,紧邻曲江唐文化旅游区,距大雁塔慈恩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仅5分钟车程;北依西安绕城高速和南三环,交通便利。景区包含了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杜陵,汉代即为风景胜地、皇家禁地“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上林苑始建于秦,扩建于汉武帝,“纵横300里,聚土为山,十里九坡,种奇树,养百兽,可容千骑万乘”。历史轮回,千年沧桑,皇家禁苑嬗变百姓乐园,景区沿袭两千年文脉,融汇大长安风貌于一地,创新众多新概念、体验式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形成了集都市森林观光、人文胜迹游览、健康运动休闲、天然生态采摘、亲子素质拓展等多元休闲体验于一身的综合性景区,景区自然美景与人文胜迹交相辉映,文旅交融,气象万千,为中外游客领略古都风貌不可错过的观光制高点。
大兴善寺(3A)
寺庙
文化古迹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初称尊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扩建,更名大兴善寺。印度僧人曾住寺内译经。唐玄宗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元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密宗,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大兴善寺唐开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和尚先后在寺内传经讲佛。不空和尚曾在印度广求密宗经典,集各家之长,他在大兴善寺主持译务,翻译佛经500余部。还为大唐皇帝举行灌顶仪式。又在京师一带广集各寺院的梵文佛经,集中妥善收藏和研究,对佛学经典的整理研究和弘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代宗时不空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称三代国师,死后谥号“大辩证广智不空藏和尚”赐钱万贯,在寺内建不空舍利塔。“不空和尚碑”,至今仍保存在“碑林”中。
蔡伦墓祠(3A)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在(陕南)汉中市洋县东15公里龙亭铺。现存祠、碑、坟墓,经过整修、彩绘,面貌一新。公元121年,纸的发明家蔡伦逝世。人们在他的墓地,营建了祠庙。墓南北长30米,东西宽17米,高7米,墓前有石碑3通并立。右碑楷书“汉龙亭侯蔡公伦墓”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秋,洋县知县崔象豫所立。左碑楷书“汉龙亭侯蔡伦之墓”,是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七月县知事姚诚立。墓后有明月池,传为蔡伦造纸的洗纸池。蔡伦祠在墓前。祠内古柏数株、汉桂1株,每当仲秋,花香四溢,凭吊者络绎不绝。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