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旅游
首页 > 专题 > 甘肃 > 甘肃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甘肃文化古迹景点

西晋壁画墓
西晋壁画墓文化古迹陵墓陵园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而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那些镶嵌着花砖的沉默了1700多年的古代墓葬遗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已发掘面世的两座墓为汉代和西晋时期墓葬。墓葬主体是通过力学原理用青砖干垒而成,通过照墙施画,充分反应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它们的结构为双室,顶部为覆斗形,顶中央镶嵌有莲花砖,画像砖主要集中在高大的照墙上,一砖一画。主要内容有四神兽、李广射虎、生活世俗等七大类。这些画像砖以其丰富的内容客观反映了西晋时期人们的思想信仰、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比莫高窟壁画艺术早一个世纪,与莫高窟壁画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对于研究探讨莫高窟壁画艺术起源具有重大研究意义。西晋画像砖墓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连城鲁土司衙门
连城鲁土司衙门古建筑文化古迹
连城鲁土司衙门位于永登之西连城乡,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土司建筑群,占地1.5万平方米。连城鲁土司衙门建筑群分为三部分:衙门、妙因寺和土司花苑,土司衙门是一组类似皇宫式的建筑群。布局对称、规整、雄伟,占地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主体建筑为祖先堂、燕喜堂、大堂、二堂、牌楼、寝宫;土司衙门西邻的妙因寺,是土司的家庙,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大经堂、德儿经堂、观音寺、塔儿殿、鹰王殿、万岁殿、缠僧经堂。土司衙门东邻的土司花苑,占地约4500多平方米,建筑物设鸳鸯亭和八卦亭。园中曾种植各种奇花异木现苑内有一棵酸果树和两株胡桃树均系明代所植。建国后,鲁土司经过多次修缮,使这座古建筑群重放光彩,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
白马塔
白马塔文化古迹古建筑
位于敦煌市西郊敦煌故城南,今党河乡白马塔村内,距市中心2公里。相传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和陵江将军姜飞、率七万军马西伐龟兹,并嘱咐:“腾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吕光等于384年攻破龟兹,并征服西域30余国后,请高僧鸠摩罗什东归传经。当行至敦煌时,鸠摩罗什夜梦他所乘白马托梦说,白马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主之命,特送他东行。现已进阳关大道,马将超脱生死之地,到葫芦将另有乘骑。次日醒来,果然白马已死去。当地佛教信徒遂葬白马于城下,修塔以纪念,取名“白马塔”。
金天观
金天观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金天观在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肃庄王建于明建文一年(1400),占地54亩。在此之前,唐为云峰寺,宋为九阳观。因地处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金天观1956年改为兰州工人文化宫,宫殿高大巍峨,同廊连贯,观内汉柏唐槐,古木参天。有四大建筑群:东有元坛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坛;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阳山上有玉皇阁、老子殿;以北有花园,叠石为山,称山字园。
唐钟
唐钟古建筑文化古迹
现在悬挂在张掖市镇远楼上,且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钟的外壁略呈黄色,黄中又带铁青色。钟高1.3米,纽高15厘米,孔径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径1.15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为六耳,口耳较直。重约600公斤。 钟身饰图案,分铸三层,每层又分六格,其中三格为物像图,三层共九图,图像间的格内以“”纹将图像隔开。上层三图为飞天,飞天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着长裙,露脚,手持花束,轻盈飘逸,飞舞翱翔,颇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唐飞天的风格。中层三图二格为雀,一格为玄武。朱雀曲长颈,伸长腿、翘长尾,展翅欲飞;玄武长嘴、长腿、展翅,作奔走状。下层三图,二格为白虎,一格为青龙,龙腾而虎跃。这口钟铸造为合金,是六分其金而锡居一,它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亮的声音,钟声可传至全城。解放前张掖没有消防设施,城内发生火灾,就靠这口钟报警。此钟1963年公布为省级保护文物。
西晋墓
西晋墓文化古迹陵墓陵园
敦煌西晋墓,离敦煌城大约15公里路程,是夫妻合葬甲字墓,1983年被盗者发现并盗文物,继而才得以开掘。整个墓葬穴高度是17.5米,映入眼帘的是宽约一米二,渐递次窄长坡梯形通道约十多米长,通道的石基,是后来人用水泥糊过的。墙壁上的岩层,象莫高窟洞穴外的那些岩层一样,细小的卵石与粗粒的卵石,还有沙层,不同层次的重重叠叠,是自然条件下河床冲洗出来的岩层。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文化古迹古建筑世界遗产石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年)。其后,历代高僧大德、官宦世族及信徒僧众争相效仿,开窟造像绵延不绝。历经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和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十个朝代共 一千余年的营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在南北走向近 1700 米长、40 余米高的崖壁上,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自东晋至北宋初期的写本、绢画等文物5万余件。
嘉峪关
嘉峪关(5A)文化古迹世界遗产古建筑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
马蹄寺
马蹄寺(4A)寺庙文化古迹石窟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4A)文化古迹寺庙雕像
大佛寺,始称"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像,故称"卧佛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改称宏仁寺。该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103年)竣工,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时,有位叫嵬咩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座东面西的佛殿。大佛寺内建有牌楼式山门和四大天王殿、关祠殿、过殿、陪殿、厢房、卧佛正殿。正殿南为感应寺,北为金塔殿,后为藏金阁和土塔。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殿内塑释迦牟尼涅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
玉泉观
玉泉观(4A)寺庙文化古迹
坐落在天水城北天靖山麓,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历代为天水市的道教胜地。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据《秦州志》、《天水县志》记载
伏羲庙
伏羲庙(4A)古建筑寺庙文化古迹
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特色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
玉门关
玉门关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世界遗产沙漠
说起玉门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发起人们对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玉门关顾名思义是和田玉进出的关卡,一开始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向中原运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玉门关入关。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关城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垣高9.7米。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有630多平方米。它没有山海关的高大壮实,也没有嘉峪关的雄伟厚重,更没有居庸关的巍峨气派,但是,就是这个看上去快要风干的土垒,见证了多少历史沧桑。
锁阳城
锁阳城古建筑文化古迹遗址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南68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锁阳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锁阳城遗址始建于西晋,是西晋时期的晋昌郡治所,唐武德年间设瓜州,西夏时设立西平监军司,自西夏军队撤出后,城废至今。是公元7——13世纪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西端典型的交通保障性城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通枢纽,同时还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锁阳城遗址是集古城址、佛寺遗址、古渠系和古垦区、墓葬群等多种遗迹为一体的文化遗产,这些类型丰富的遗址遗迹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很好地体现了在丝绸之路长距离的交通和交流过程中,锁阳城作为屯田绿洲典型保障性城镇为之提供的交通保障作用。
云崖寺
云崖寺(4A)文化古迹寺庙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庄浪县东部,陇山山脉西麓,关山深处。西距县城25公里,东距空中铁路60公里。在历史上曾与崆峒山、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是一座雄居奇峰秀岭中的历史悠久的石窟群,有北魏以来就是僧道隐士向往之所。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云崖寺开创于北魏,后经北周、金、元、明、清历代扩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云崖寺公园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小溪清幽、窟龛星布、雀舞莺啼、处处飞红流翠,满目怪石林立。总面积达14891公顷,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油松、落叶松、红桦、白桦、山杨、青冈、梅树等。主要动物有金钱豹、鹿、麝、狍、野猪、红腹锦鸡、环颈雉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珍禽鸣于树上、奇兽奔于林间。
龙泉寺
龙泉寺(4A)寺庙文化古迹
龙泉寺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北一公里处,交通便捷,可直达西安、兰州、银川、宝鸡等大中型城市。景区面积2.47平方公里,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于一体,特别是奇妙的龙吐彩虹奇观、神奇的千年龙柏、珍贵的齐家文化遗址、厚重的先周公刘农耕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别致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科考价值。龙泉寺凤翥山高三百多米,腹部水溢岩石,滴沥成泉,形成三百多米长的水系,有大小泉眼百余处,一曰浓露泉,有陇上神泉之美誉。泉水经化验含人体所需的四十二种微量元素,属富含锶和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泉水沏茶,亲醇可口,香味四溢;泉边品茗观景,仿佛置身世外,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新建了龙泽湖、龙湖、龙柱、水榭长廊等景观,着力打造“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旅游品牌。到此既可赏山悦水,又可龙湖荡舟,是你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理想之地。
兰州猪驮山景区
兰州猪驮山景区寺庙山川文化古迹自然风光
——猪驮山大佛。佛像高21.95米,意二十一世纪建造的至尊、立姿的——渗金佛祖。像立于3米多高的莲花座上,莲花共64瓣,寓包罗万象之意。下有3.6米的大理石基座。基座的四周都是浮雕,正面是“渗金佛祖”四个金字。后面是建设者、承建者、捐资者的简况。两边的四副诗配画的主题是:度猪驮砖证菩提,巧计修桥显佛力,葬尸收孤大慈悲,翻地压砂念阿弥。佛像耸立云天,慈目俯视人间。金顶佛光,宝相端严,给山川增色,与日月同辉。猪驮山位于兰州永登县苦水镇,苦水镇是因其境内有苦水而得名。猪驮山庙宇巍峨,山势峥嵘,风光秀美,树绿花红;鎏金大佛,耸立长空,佛光普照,佛理永恒。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4A)文化古迹寺庙遗址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
武都朝阳洞风景区
武都朝阳洞风景区文化古迹寺庙石窟
朝阳洞位于陇南武都区达角弓乡陈家坝境内,其所在之地仙人崖,是一座林木荫翳,奇石遍布,云雾绕绕,宛若仙境的山峰。朝阳洞坐西向东,每当朝阳初升,有阳光射入洞内,故名,又因传说明代,有一老禅“卧化”于洞中,成仙而去,称为“朝阳仙洞”。明成化十六年所刻的“明故大禅知端竹大士省告脱化碑记”记载:“盖大士乃陕西西安府咸阳县白良村人氏,苏敬次男。天顺七年正月内,本县石佛寺出家,受礼大恩师喇嘛金敦领占为师。成化元年四月内削发为僧。番数十五年云游阶州……时十六年正月十五人禅,三月十五出禅。本月二十五日早辞别众增登仙洞崖,日正良时无病脱化。
文殊寺
文殊寺佛教古建筑宗教寺庙文化古迹遗址
文殊寺石窟群始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声名远扬。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很多中外佛教著作中都有记载。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藏、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活动处所,由文殊寺、百子楼、普化寺、千佛洞,万佛塔、五百罗汉堂、观音洞,等七部分组成,有魏、晋、隋、唐、(西夏)、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洞窟三十余个,保存有珍贵佛像500余身,壁画1200多平方米。
桥湾古城
桥湾古城古镇文化古迹
位于安西县城东北85公里处的甘新公路右侧,是一座残破的清代古城。这里东连嘉峪关、南望祁连山、北通蒙古、西接新疆、是丝路上一的一大枢纽。桥湾城座落在疏勒河畔,疏勒河上原桥曰“天生桥”,车水马龙,行人不断,这里随河水自然弯曲而叫桥湾。 桥湾石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为一军事据点。清同治元年(1862年)因回民暴动,城失民逃,城址逐废弃。现城址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残高5-8米,四角有角墩,城内有房屋建筑等遗迹。城南矗立着两棵古老的胡杨树,在塑风中摇曳。 今天,游人在墩敦至嘉峪关途中,可做短暂停留,参观古城遗址,并品尝安西瓜果,稍事休息。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4A)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武威市文庙也叫圣庙、孔庙,别名凉州文庙,又称西北第一大孔庙。位于凉州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西北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文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大云寺.王母宫
大云寺.王母宫(4A)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
泾川大云寺前身为隋大兴国寺。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佛祖舍利。公元694年,唐代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泾州大云寺,把原塔基下的14枚佛祖骨舍利用鎏金铜匣、金棺银椁、琉璃瓶盛装后重新放入地宫,并建塔供奉。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大云寺毁于洪水。泾川曾三次出土佛舍利,依次为1964年发现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供养佛舍利;2013年发现的宋代龙兴寺瘞埋诸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五重套函及14粒佛祖舍利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现保存于省博物馆。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古建筑展馆玩乐博物馆江河湖泊生活休闲寺庙儿童乐园农家度假地质景观主题乐园户外拓展峡谷遗址森林公园主题公园森林瀑布水上玩乐庄园生态园度假村公园展览馆佛教体验馆世界遗产宗教游乐场漂流雕像古镇采摘酒庄陶艺动物园骑马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