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甘肃
>
甘肃4A级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甘肃4A级文化古迹景点
马蹄寺(4A)
寺庙
文化古迹
石窟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张掖大佛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雕像
大佛寺,始称"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像,故称"卧佛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赐宝觉寺。康熙十七年(1678年)改称宏仁寺。该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103年)竣工,历经明、清两朝扩建,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据明宣宗朱瞻基《敕赐宝觉寺碑记》称:西夏时,有位叫嵬咩的国师,一日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座东面西的佛殿。大佛寺内建有牌楼式山门和四大天王殿、关祠殿、过殿、陪殿、厢房、卧佛正殿。正殿南为感应寺,北为金塔殿,后为藏金阁和土塔。大佛寺正殿为两层楼,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殿周围绕廊。殿内塑释迦牟尼涅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
玉泉观(4A)
寺庙
文化古迹
坐落在天水城北天靖山麓,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历代为天水市的道教胜地。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据《秦州志》、《天水县志》记载
伏羲庙(4A)
古建筑
寺庙
文化古迹
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特色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
云崖寺(4A)
文化古迹
寺庙
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庄浪县东部,陇山山脉西麓,关山深处。西距县城25公里,东距空中铁路60公里。在历史上曾与崆峒山、麦积山、仙人崖等胜地齐名。是一座雄居奇峰秀岭中的历史悠久的石窟群,有北魏以来就是僧道隐士向往之所。云崖寺以山崖悬空如云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闻名。云崖寺开创于北魏,后经北周、金、元、明、清历代扩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湾、一潭的奇观异景,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云崖寺公园山色秀美,奇峰高突、密林遍布、小溪清幽、窟龛星布、雀舞莺啼、处处飞红流翠,满目怪石林立。总面积达14891公顷,主要树种有华山松、油松、落叶松、红桦、白桦、山杨、青冈、梅树等。主要动物有金钱豹、鹿、麝、狍、野猪、红腹锦鸡、环颈雉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珍禽鸣于树上、奇兽奔于林间。
龙泉寺(4A)
寺庙
文化古迹
龙泉寺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北一公里处,交通便捷,可直达西安、兰州、银川、宝鸡等大中型城市。景区面积2.47平方公里,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于一体,特别是奇妙的龙吐彩虹奇观、神奇的千年龙柏、珍贵的齐家文化遗址、厚重的先周公刘农耕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别致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及科考价值。龙泉寺凤翥山高三百多米,腹部水溢岩石,滴沥成泉,形成三百多米长的水系,有大小泉眼百余处,一曰浓露泉,有陇上神泉之美誉。泉水经化验含人体所需的四十二种微量元素,属富含锶和偏硅酸的优质矿泉水。泉水沏茶,亲醇可口,香味四溢;泉边品茗观景,仿佛置身世外,令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新建了龙泽湖、龙湖、龙柱、水榭长廊等景观,着力打造“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旅游品牌。到此既可赏山悦水,又可龙湖荡舟,是你休闲度假、避暑养生的理想之地。
文殊山石窟(4A)
文化古迹
寺庙
遗址
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石窟群。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洞窟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分布于南北1.5公里、东西2.5公里的范围内。现存窟龛100多个,其中有早期中心柱窟8座,禅窟1座,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均为穹隆顶、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中心柱上下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台基,上面两层每面凿圆拱龛,龛内塑一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造像躯体健壮古朴。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等。
武威文庙(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武威市文庙也叫圣庙、孔庙,别名凉州文庙,又称西北第一大孔庙。位于凉州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西北学宫之冠”。文庙坐北向南,原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文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总面积1,500平方米,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之地。
大云寺.王母宫(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泾川大云寺前身为隋大兴国寺。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在泾州敕建了大兴国寺及舍利塔、地宫,用石函供奉佛祖舍利。公元694年,唐代武则天敕令各州修建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在隋代大兴国寺原址兴建泾州大云寺,把原塔基下的14枚佛祖骨舍利用鎏金铜匣、金棺银椁、琉璃瓶盛装后重新放入地宫,并建塔供奉。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大云寺毁于洪水。泾川曾三次出土佛舍利,依次为1964年发现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供养佛祖舍利;1969年发现的北周宝宁寺供养佛舍利;2013年发现的宋代龙兴寺瘞埋诸佛舍利两千余粒并佛牙佛骨。特别是1964年出土的五重套函及14粒佛祖舍利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现保存于省博物馆。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