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区
专题
年卡
小程序
首页
>
专题
>
新疆
>
新疆文化古迹景区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文化古迹景点
天山大峡谷(5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峡谷
天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景区规划总面积1038.48k㎡,三面环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气温4-6℃,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具有极高的旅游欣赏、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国家AAAAA级景区、自治区全民健身拓展运动培训基地、自治区徒步运动基地、自治区全民健身登山运动培训基地。景区内有八大独特景点,即天山坝休闲区、照壁山度假游乐区、加斯达坂观光区、天鹅湖自然风景区、牛牦湖林海松涛观光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区、高山草原生态区、雪山冰川观光区,同时兼容了“泰山之雄伟、峨眉之秀丽、雁荡之巧石、华山之险峻”于一体,二湖、三瀑、四溪、十八谷相映争辉,尤以“奇松、怪石、云海”而受到游客的青睐,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大峡谷归来常忆谷”、“百里黄金旅游走廊,休闲度假户外天堂”的赞誉。
火焰山景区(4A)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石窟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中部,东西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851米,主峰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西面12公里处。维吾尔语称火焰山为“克孜勒塔格”,就是“红山”的意思。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火焰山形成于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它的北部海拔5000米以上的天山雪峰一年四季白雪皑皑。山南盆地中的艾丁湖则低于海平面155米。夏天,盆地内吸收的太阳能久聚不散,加上干燥少雨,气温居高不下,真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火焰山是吐鲁番古代文明和绿洲农业的摇篮,吐鲁番80%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都集中在这里。如著名的葡萄沟、神奇的吐峪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台藏塔和阿斯塔那古墓群等。由于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
罗布人村寨(4A)
古镇
文化古迹
罗布人村寨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景区距尉犁县县城35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85公里,总面积为72平方公里。景区以罗布文化为灵魂,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综合资源开发为目标,以民俗文化、探险旅游为特色。它是一个集沙漠、胡杨、河流、湖泊于一体,是一个自然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区,连绵起伏,茫茫无边,汹涌澎湃。骑“沙漠之舟”涉沙海深处,看大漠风光,听驼铃遗韵,悠悠情怀,心旷神怡。此处有千姿百态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与渭干河在这里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望无际。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民族就生长在这里,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
交河故城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古镇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处,南北长约1650米300米,因为两条河水绕城在城南交汇,故名交河。被雅尔乃孜沟围绕的江心土岗上,江心孤岛呈柳叶状,长约1650米300米,崖岸如削,高达30多米,形成天然壁垒。古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以崖为凭不筑城墙。全城长1000米,城内以南北长300米、宽10米的大道为轴线分为三个建筑区域,房屋房屋院宇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大道北部为寺院区;东侧建筑稀疏,为官署和住宅所在地;东北部建筑较密集,是居民区;大道西侧和古城南部是手工业作坊区。交河故城建筑遗址保存完好,大多一半在地下,系挖掘而成;
库车王府(4A)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库车王府”位于新疆库车县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因而,2004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库车王府”。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4A)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喀什噶尔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喀什噶尔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喀什噶尔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誉。
苏公塔
古建筑
文化古迹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葡萄乡木纳格村的台地上,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每年来这里参观礼拜的人络绎不绝。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高44米,基部直径10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据碑文记载,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相邻有新疆境内较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苏公塔礼拜寺,占地2500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做礼拜。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穆斯林群众涌向礼拜寺,祈求福佑。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曼,为纪念其父的功绩,表达对清王朝的忠城,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成的。1957年。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地质景观
遗址
宗教
石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沟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原共有洞窟83个,现存的57个中,有壁画的为40个,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公元13世纪末,高昌王室东迁甘肃永昌,加之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后,佛教渐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随之衰落,在异教冲突中遭到毁坏,壁画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本世纪初,又屡遭不良洋人盗劫破坏,雪上加霜,面目全非。尽管如此,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壁画内容丰富,多采多姿,仍不失为一座规模宏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高昌故城
文化古迹
古建筑
遗址
古镇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 高昌,至今不少文人墨客,仍常用“高昌”作为吐鲁番的代名词。故城历史悠久,公元前一世纪始建高昌壁,实用一千三百多年,于公元十三世纪末毁于战火。虽然经过二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犹存,城墙气势雄伟屹立在火焰山下。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呈长方形,周长5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
圣佑庙(3A)
寺庙
文化古迹
圣佑庙座落在伊犁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清幽肃穆,壮观宏伟,现存建筑8座,四周围墙环绕,是边锤难得的一处古建筑。圣佑庙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沿着中轴线望去,8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除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轴线建筑外,左右还有硬山顶配殿和八角形双层双檐阁。大雄宝殿是这座古庙的主体建筑,殿宽17米,7开间,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弥猴,千恣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我国传统风格的壁画,实在令人惊叹。这座气势雄伟,古朴庄严的大庙,占地数百亩,整个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新疆现存喇嘛教中较完整的一座寺院。
吐峪沟大峡谷(3A)
地质景观
寺庙
峡谷
文化古迹
自然风光
吐峪沟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万分、拍案称奇。
苏巴什故城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古镇
苏巴什佛寺遗址,又名“昭怙悝大寺”,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0公里却勒塔格山的南麓,分东西两寺,隔库车河相望。约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朝。唐玄奘西行取经过龟兹时,依然“佛像庄饰,殆越人工”。佛寺东寺由佛堂、僧房、北、中、南三塔组成;西寺建筑遗址较多,以北、中、南三塔和南部寺院为主,北塔南北分布有佛洞,内残存壁画和龟兹文题记。该佛寺遗址考古成果颇丰。1902年,日东的大谷瑞探险队到库车,在苏巴什佛寺遗址中挖掘出了一个木质彩绘有翼童子舍利盒,盒盖、盒身绘有古代龟兹地区非常流行、十分生动的“苏幕遮”乐舞图。1978年在西寺中塔基底发掘清理了一座墓葬,有女人尸骨及随葬品,现藏于库车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河古村(3A)
古镇
文化古迹
美丽的吐鲁番维吾尔古村景区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交河故城脚下,占地二万余平方米。她有数百年的历史,村内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散发着古老文明的浓厚气息!内部设有多功能生态广场,维吾尔民俗陈列馆和传统民居,她们交相辉映,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维吾尔人的历史变迁、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风貌,其中不少是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后生态文化展示。
库车大寺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寺庙
库车大寺初建于1559年,1668年扩建,1726年维修,1925年6月失火。1928年动工重新修建,1932年竣工,库车大寺寺院占地面积9040平方米,大殿面积2793平方米,内有8个小窗,外殿有86根木柱,内殿有4根木柱,柱子表面刻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图案装饰;柱脚原设有基石,柱头都刻有不同的装饰和涂以不同的色调;内殿柱头为起伏状的雕刻花纹。门楼面积为148平方米,高18.3米;库车大寺是文化旅游景区,供游客参观游览。
细君公主墓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细君公主墓景区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塔乡,属于自然风景类型景区。细君公主,刘细君,(约公元前140年一前87年 )史称江都公主,是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17岁时出塞“和亲”为乌孙王后,堪称汉代和亲的先驱。她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乌孙和汉族人民的友好事业。由于她的远嫁,汉朝、乌孙靖边“和合”达60载,对实现西域各族与汉族的联合及将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产生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哈密回王府
古建筑
文化古迹
光绪八年(1882年),沙木胡索特袭位后,对王府进行了扩建和翻修。扩建后的王府面积占回城四分之一,有房880多间,大小九道门楼。正门楼为中西合璧结构,飞檐起脊,画栋雕梁,绿琉璃瓦顶。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有数院,做为官员办公、警卫住宿以及贮藏军械、招待来宾等用。由于历代回王皆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因此对清真寺的修建十分重视。在回王府内,有三座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清真寺。自王府西门东折至客厅,客厅后便是王府花园。小花园专供回王及眷属休息。设计精巧,以花草亭榭为主,具有江南园林之风格。
回王墓(4A)
文化古迹
陵墓陵园
哈密回王墓是清代哈密王及其王室成员的墓葬建筑群,位于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总占地面积20余亩,维吾尔族人将此地称为“阿勒屯勒克”,意为“黄金之墓”。2006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哈密回王是清代哈密维吾尔地方封建领主的习称。1697年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助清廷平定噶尔丹叛乱有功,被册封为“一等札萨克拉尔汗”,其部被编为蒙古镶红回旗,爵位世袭。自此,其后裔由王公、贝子、贝勒一直晋升为和硕亲王。哈密王权从1697年至1930年结束,历九世、共233年。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历代哈密回王依靠清政府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在稳定新疆、平定叛乱、维护祖国统一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由于清代将信仰伊斯兰教的部族统称为回部,受封的统治者则称为回王,而哈密回部的首领,就被称为哈密回王了。
喀什古石头城
文化古迹
遗址
景区位于塔什库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为古丝道著名的古城遗址,海拔3700米,雄踞要津,气势雄伟,自唐至清,扩建及驻军不断,城墙最高处竟达20多米。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现在已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郡王府
文化古迹
古建筑
吐鲁番郡王府占地面积二十二亩.宫殿建筑面积二千五百平方米,大门及院墙造型别具一格,庄严、古朴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院内种植的各种果树和葡萄郁郁葱葱。前后宫殿有大小房间数十间用木雕、木刻的花饰富于装饰性的楼梯、栏杆和檐口将错落有致的房屋连接起来,配以拱廊、石膏花饰、天棚和庭院绿化,整座建筑极富民族风味。它优美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及土木结构的建筑工艺;精美细腻的雕刻、浮雕图案美仑美幻地彰显一代维吾尔族郡王豪华宫殿。并被做为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吐鲁番郡王》主要的拍摄基地。吐鲁番郡王府是祖国西域疆土大漠中的一块瑰宝,是当年吐鲁番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集中体现了额敏和卓君王生前为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做出的巨大贡献。
北京
河北
山东
广东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四川
福建
广西
浙江
辽宁
湖南
重庆
陕西
云南
江西
贵州
山西
内蒙古
天津
上海
黑龙江
甘肃
吉林
新疆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
文化古迹
山川
古建筑
展馆
玩乐
博物馆
江河湖泊
生活休闲
寺庙
儿童乐园
农家度假
地质景观
主题乐园
户外拓展
峡谷
遗址
森林公园
主题公园
森林
瀑布
水上玩乐
庄园
生态园
度假村
公园
展览馆
佛教
体验馆
世界遗产
宗教
游乐场
漂流
雕像
古镇
采摘
酒庄
陶艺
动物园
骑马
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