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旅游
首页 > 专题 > 北京 > 北京遗址景区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北京遗址景点

圆明园
圆明园(5A)公园园林庙会文化古迹活动遗址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黄花城水长城
黄花城水长城(3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古建筑遗址
黄花城位于怀柔倒城关镇西北29公里处,这里既有水库,又有长城,是北京界内少有的山水相连的长城。每到仲夏时节,这里的室宇村舍会淹没在漫天的黄花之中,故城得此名。元朝,这里已是交通繁忙的村落,明朝,成为京都的军事重镇,称“本镇关”。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怀柔区中心西北3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水中长城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景象,为景区一绝,有诗赞曰“蛟龙千寻戏碧水,探古觅幽有奇观”。乘船荡舟游船码头位于中心半岛西侧,主要有手划船和脚踏船两种项目。游客不仅可以在此乘船荡舟湖上,也可纳凉休息,欣赏秀丽风景。明代板栗园景区内有百亩明代板栗园,共有古栗树40余棵。园内棵棵古树盘根错节,形态各异,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
水关长城
水关长城(4A)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遗址
此段长城是八达岭长城东段。水关长城是明长城的遗址,由抗倭名将戚继光督建,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此段长城建于险谷口,自水门箭楼长城呈“V”字型,顺应山势而行,如巨龙似鲲鹏展翅欲飞,箭楼即是敌楼同时兼具水门功效,此种建筑方式在沿线长城中极为罕见,故名水关长城。水关长城地势险要,苍龙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穿行于悬崖峭壁之上,城堡相连,烽燧向望,双面箭垛,拒敌万千。水关长城东起“川字一号”,西至京张铁路,全长6.8公里,以奇、险、陡、坚著称。八达岭水关长城地处关沟中部,七十二景似明珠般散落于长城四周,弹琴峡、金鱼池、石佛寺、骆驼石等诸多景点融于方圆500米空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4A)文化古迹遗址
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东南角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遗址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明城墙遗址公园属于古建筑遗址类型的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域,崇文门东大街至东便门。东起东便门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朝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在整体上已经不复存在。
金祖山风景区
金祖山风景区自然风光文化古迹遗址陵墓陵园
房山金祖山风景区,位于房山区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内有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金陵遗址和国内仅存的景教遗址元代十字寺等文物古迹,金祖山海拔1080米,山顶拥有背景极为少见的空中草原。另外,景区内的九龙煜泉及易游香舍是融合住宿、娱乐、垂钓为一体的度假村,餐饮所有食材全部从景区内原住民家中采购。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4A)文化古迹古建筑寺庙遗址
银山塔林引位于昌平区城北30公里处,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金以东佛教圣地,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位于昌平区北部,原名“铁壁银山”,因悬崖陡峭如同高大的墙壁一样,色黑如铁,而大雪之后漫山皆白,山色如银而得名。大片塔群高者数丈,小者径尺,高低错落,布局规整,结构一致,均为八角形平面,造型精美,塔身有许多浮雕,线条优美,历经沧桑,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据说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所以在动乱年代才得以幸免于难。银山塔林景区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银山塔林景区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银山南麓有众多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还以众多古塔著称。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响水湖长城风景区
响水湖长城风景区(3A)自然风光山川古建筑江河湖泊遗址瀑布
响水湖景区是集长城、古洞、山川、泉潭、飞瀑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位于慕田峪长城西侧,景区山峰陡峭,果林成荫,明代的摩崖石刻,天然形成的连云洞和图腾阁高深莫测,趣味无穷。春可踏青赏花,秋可采摘赏叶。景区内建有仿古式响水山庄,餐厅以农家菜肴为主,可参与虹鳟鱼垂钓、烧烤等。古长城历尽苍桑而古貌依然的万里长城,巨龙欲飞,直插云霄,雄城险关,甚为壮观。瀑布美景奔腾的山泉,从山顶飞泻而下,形成五十余米落差的瀑布,甚有银河落九天之美,观后令人心旷神怡。秋季果林秋季1000多亩果林,10余万公斤的绿色山果喜迎游客,让你大饱口福。详情》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古崖居
古崖居(3A)文化古迹遗址峡谷石窟
古崖居,一个千古之谜的人文遗迹。它座落在京郊延庆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它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此遗址已被评为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峡谷三面直立的陡峭的岩壁上,布满了人工刻凿的大石室,或长方形,或方形,大的廿多平方米,小的仅3―4平方米;或单间,或2―3室相通;或套间平行,或上下两层;并有典型的“三居室”。其中,有一石穴上下两层,并配有耳房,廊柱历历,可能是穴居的主人集会或祭祀之地,弘敞雄伟,山民俗称“官堂子”。全部洞穴内,门、窗、炕、灶、马槽、壁厨、烟道等一应俱全,且圆则圆,方则方,均中美学规矩。古崖居的秋满山遍野都被绚丽的色彩包围着,赏红阅秋,采摘野果详情》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3A)古建筑文化古迹遗址
古北口文化文物旅游区,地处具有“京师锁钥”之称的密云县古北口境内,距北京市区近10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古北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衍变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步入古北大地,公路穿山过,蟠龙山、卧虎山长城雄踞交通要道两侧,好一派神秘圣地。景区内文化古迹众多,故事传奇,不仅有明长城1860年的古御道,1025年的杨令公庙,金、泰和五年(1205)的三眼井,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七郎坟,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为纪念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古北口民俗展室等大小景观30余处。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灵水村
灵水村(3A)文化古迹古建筑遗址农家乐
距北京市中心78公里,距109国道4公里。四周为群山环抱,海拔430米,村落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村属土地面积1508公顷。村现有村民200余户,700余人。姓氏以刘、谭两大姓为主,其次有王、田、杜、白、寇等姓为主,农业经济主产为杂粮,干果以核桃著名。灵水村的坐落位置用四句话来概括:东眺石人,西倚莲,四环古庙双桃环。站在村中可眺望抓鬏山的石人,西边依靠莲花山,村四周有寺庙环绕,南北有双桃山相拥)。灵水村处处显露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村中现有四合院162套,约1100间房。原貌保存度为80%。明代宅院共6个,22间房。清代宅院民居约120套,建筑规矩严整,其中有五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后院都带有花园和佛堂,整体建筑气势庞大,充分表现出封建士大夫风尚。详情》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文化古迹公园古建筑遗址
云蒙山长城遗址公园距北京市区90余公里,东沿密云水库,西临云蒙山脉。公园地处云蒙山东缘,山形韶秀天成,宛延起伏,构思精巧,群峰突起,常隐于云雾之中,素有“北国黄山”之美誉。公园内现存长城遗迹中,部分地段属北齐时期修建;而大部分为明初所修。长城属纯石结构单边内长城,自东北伸向西南,恰似一条雄伟的石龙,腾浮于起伏的山巅之上。公园每年组织大型中秋赏月节、金秋栗子节、九九重阳登高节等各项活动,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泉水深潭,这里的泉声悠扬,从谷底传出,似旋律,如歌如泣;潭水如镜,常见百兽饮渴。登高远眺踏,上十八级铁爬梯。站在峰顶俯视下方,斧劈的百丈悬崖,崖壁上插着翠柏,壁根处一条清溪流淌着,这就是著名的云蒙山峡谷。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冰川展览馆展馆文化古迹自然风光遗址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坐落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与八大处公园山脉相连,与法海寺、龙泉寺、承恩寺、田义墓等人文景观互为毗邻,永定河引水渠从门前经过。距北京城区20千米。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那时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无法承受时,冰体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山势向下运动,即形成冰川。基岩冰溜面即是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痕迹的山岩。馆内展览介绍了第四纪冰川的基本知识、李四光先生第四纪冰川学说的创立与发展、冰川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及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我国第四纪冰川分布及考察情况等。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古建筑文化古迹遗址
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文天祥(1236一1282),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 (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明洪武九年 (1376),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1408)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文天祥生平展过厅内为文天祥生平展,人们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文天祥手迹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对着这些,你几乎能想象的出他的伟大与艰难。古枣树院内的这株古枣树,枝干向南倾斜,传说为文天祥手植。详情》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4A)展馆博物馆遗址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
鱼子山抗日纪念馆
鱼子山抗日纪念馆(3A)展馆文化古迹纪念馆遗址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京东大峡谷景区旁。这里原是鱼子山军械修理所遗址。为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区18分军区军械修理所所在地。主要制造装配地雷、手榴弹并负责修理军械枪支。纪念馆记录了抗战时期平谷鱼子山地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事迹,勉励人们牢记这段历史。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4A)文化古迹公园遗址世界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公园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境内,因1929年12月2日在此发掘出第一颗生存于50万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头盖骨”,将人类历史向前推展了50万年而闻名于世。以后在这里又陆续发掘出生活于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生存于1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活动。
皇城根遗址公园
皇城根遗址公园文化古迹遗址
2001年9月11日正式建成开放。公园南起长安街,北至平安大道,绿化面积达90%发上明皇城东华门遗址经发掘后就地建起露天“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公园中部有一个发老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园林景点,并利用地势落差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3A)文化古迹遗址
焦庄户地道站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部地区的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东直门60公里,距顺义城区30公里,是一个自然村,隶属于顺义区龙湾屯镇。它处于通往平西、平北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寇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并经常出动日伪军到焦庄户村抓壮丁、抢粮食,无恶不做,激起了当地人民对侵华日军的满腔仇恨。一九三八年秋,党的组织来到了焦庄户村,带领全村农民同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于一九四三年春开始挖地洞并在实战中不断地改造、扩展,到一九四五年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全长达23华里的地下长城,在此后的战争中焦庄户人民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为冀东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文化古迹博物馆遗址
2001年12月28日,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王府井南口东侧的北京东方广场内开放一处北京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这处遗址是在5年前东方广场施工过程中被北京大学研究生岳生阳偶然发现的。东方广场施工因此而暂停数月,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周口店猿人头盖骨的中科院贾兰坡院士和侯仁之、刘东生院士以及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张森水、吕遵谔都亲临现场指导。为了保护这一考古发现,北京东城区政府和东方广场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东方广场地下十几米深处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详情》
2025京津冀联合一卡通贵宾卡
九眼楼长城自然风景区
九眼楼长城自然风景区遗址
九眼楼自然风景区位于四海镇东南9公里的火焰山主峰之上。现已开发为“九眼楼长城自然风景区”对游人开放。景区山高谷深,面积阔大,植被丰茂,环境幽静,风光壮丽。九眼楼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它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九眼楼为正方双层建筑,因每边有九个了望孔而得名,现存一层,高度为7.8米,每边为13米,了望孔高1.65米,宽0.5米,内有军士来往巡视宽1.2米的环行步道。九眼楼下部砌石条,上部用白灰砌青色城砖,构建十分坚固而壮美。楼下西侧有小平台,为军士集中的场地。平台北侧,有砖砌的台阶,沿台阶可达楼南门。楼顶为砖砌券拱式结构,楼内宽大,可住兵储器,向北开两窗,四面各有一门,门高两米,阔1.2米,出入极便利。详情》
古崖居风景区
古崖居风景区遗址
古崖居是京郊山谷间的一处神迷之地。在峡谷中一条不到10米宽的山沟两侧,距离谷底近10万平方米的陡峭花岗岩石壁上,遍布着人工凿刻的大小不同的石室。石室共计117处石室,位置错落有序,仿佛一个天然村落。石室一般高1.8米,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其中以一明两暗的三套间居多。全部石室分布成楼层状,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石室内留有许多人类生存痕迹,如门、窗、壁橱、灯台、石炕、、排烟道、石灶和马槽。有炕的的石室是居室,炕宽可容二人;有马槽的为马厩,一般可容四五匹马。石崖居是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崖居遗址,对于它的开凿年代、用途及历史背景,研究者们有的认为它是古时屯兵之所,有的说是边关士兵的军营,也有的判断其为江湖上绿林好汉的藏身之地,迄今尚无定论。游客不妨亲临实地,所见所得,自己做一番判断。
北京河北山东广东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西浙江辽宁湖南重庆陕西云南江西贵州山西内蒙古天津上海黑龙江甘肃吉林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热门分类
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山川古建筑展馆玩乐博物馆江河湖泊生活休闲寺庙儿童乐园农家度假地质景观主题乐园户外拓展峡谷遗址森林公园主题公园森林瀑布水上玩乐庄园生态园度假村公园展览馆佛教体验馆世界遗产宗教游乐场漂流雕像古镇采摘酒庄陶艺动物园骑马运动健身
网站仅做展示,景区年卡工具请使用微信小程序“ 卡里旅游